传统习俗中,白露时节还有哪些饮食禁忌?
知识问答小编
0次浏览
2025-09-07 14:04:29
简要回答
传统习俗中,白露饮食禁忌的核心是规避“伤肺、助燥、寒邪”三类食物,避免加重秋燥不适或因气温转凉引发身体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1.忌过量吃“温热上火”食物,防燥上加燥白露虽有凉意,但秋燥仍重,温热食物易助火伤阴,加重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传统中需控制摄入的包括:辛辣类:辣椒、花椒、生姜(少量驱寒可,但过量易燥)、大蒜(生蒜为主);温补类:羊肉、狗肉、鹿茸等“大补”食材(白露宜“清补”,而非“温... 详细内容
- 01
传统习俗中,白露饮食禁忌的核心是规避 “伤肺、助燥、寒邪” 三类食物,避免加重秋燥不适或因气温转凉引发身体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白露虽有凉意,但秋燥仍重,温热食物易助火伤阴,加重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传统中需控制摄入的包括:
- 辛辣类:辣椒、花椒、生姜(少量驱寒可,但过量易燥)、大蒜(生蒜为主);
- 温补类:羊肉、狗肉、鹿茸等 “大补” 食材(白露宜 “清补”,而非 “温补”);
- 油炸类:炸鸡、油条等,油脂重且易生热,加剧体内燥气。
白露后气温下降,脾胃功能逐渐减弱,生冷食物易刺激肠胃,引发腹泻、腹痛,还可能导致寒邪入侵。需避免的包括:
- 冰镇饮品:冰奶茶、冰啤酒、冰水等;
- 生冷蔬果:生鱼片、凉拌菜(尤其是隔夜凉拌菜)、未煮熟的瓜类(如西瓜,白露后性寒更明显);
- 寒性食材:螃蟹(白露前后虽肥,但性寒,需搭配姜醋吃,且脾胃弱的人要少吃)、苦瓜、绿豆(过量易寒)。
中医认为 “肺喜润恶燥”,过咸食物易损伤肺津,过甜食物则助湿生痰,均不利于秋季肺部养护:
- 过咸类:咸菜、腌肉、腊肉等腌制食品(盐分高,易导致口干、咳嗽);
- 过甜类:糖果、蛋糕、高糖饮料等(甜腻易生痰湿,可能加重咳嗽、痰多症状)。
白露后虽有 “贴秋膘” 的说法,但传统习俗强调 “适度”,而非盲目进补。若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肥肉、过量红肉),易导致消化不良,还可能引发肥胖。正确做法是 “清补”,如用鸭肉、银耳、百合等温和食材进补,而非 “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