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为什么会关门?
知识问答小编
0次浏览
2025-10-01 13:58:43
简要回答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本质上是其独特的财政预算制度与激烈的政党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可从制度规则、政治博弈和历史案例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制度规则:预算拨款是核心导火索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完全依赖国会批准的预算,其预算流程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时间节点,一旦流程受阻,政府就会陷入“没钱可花”的困境:财政年度与预算周期:美国财政年度从每年10月1日开始至次年9月30日结束。预算制定需提前一年多启动,流... 详细内容
- 01
美国联邦政府关门,本质上是其独特的财政预算制度与激烈的政党博弈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可从制度规则、政治博弈和历史案例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完全依赖国会批准的预算,其预算流程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时间节点,一旦流程受阻,政府就会陷入 “没钱可花” 的困境:
- 财政年度与预算周期:美国财政年度从每年 10 月 1 日开始至次年 9 月 30 日结束。预算制定需提前一年多启动,流程包括总统提交预算请求、国会听证会、通过预算决议、制定拨款法案,最终需在 9 月 30 日前由总统签字生效。
- 临时拨款法案的局限性:若国会无法在截止日前通过完整拨款法案,可通过 “持续决议案”(临时拨款法案)暂时维持政府运作。但临时法案只是权宜之计,且常伴随资金规模、有效期等限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预算分歧。
- 法律强制关门条款:根据 1981 年司法部长对《反超支法案》的诠释,若预算或临时拨款法案均未按时通过,政府必须关闭非核心机构,停止相关服务,即 “政府停摆”。
随着美国政治极化加剧,预算投票逐渐成为两党争夺利益、推行政策的战场,分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政策理念冲突:预算与总统所属党派的核心政策高度绑定,两党常因政策优先级对立僵持。例如 2013 年,共和党为阻挠 “奥巴马医改”,拒绝通过相关预算案,导致政府停摆 16 天;2018 年,特朗普要求的美墨边境 “筑墙” 拨款未获民主党支持,引发长达 35 天的停摆,这是 1976 年以来最长的一次联邦政府 “停摆”。
- 利益交换与责任推卸:两党常将预算作为谈判筹码,谋求本党支持的项目资金,或通过否决预算推卸政治责任。例如在福利支出、国防预算、新能源投入等议题上,两党为争取选民支持,往往 “为反对而反对”。
- 议会程序的利用:少数党可通过议会规则阻挠预算进程。例如参议院的 “冗长辩论” 规则,需 60 票才能终止辩论推进投票,若多数党席位不足(如 2025 年共和党在参议院仅占 53 席),少数党可通过持续发言拖延拨款法案表决。
自 1976 年美国现行预算制度执行以来,国会仅 4 次按时完成拨款程序,多数年份依赖临时拨款法案 “续命”,政府停摆已成为周期性风险:
- 早期停摆:聚焦特定议题争议:1970-1980 年代,停摆多与具体政策争议相关。例如福特和卡特政府时期,因 “堕胎联邦资金补助” 争议,劳工部、卫生及福利部多次停摆;里根政府时期的 8 次停摆,则围绕政府赤字问题展开。
- 近期停摆:党派对立加剧:1990 年代后,两党极化导致停摆频率和时长升级。克林顿政府时期,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因赤字问题两次推动政府停摆,分别持续 5 天和 21 天;2024-2025 年,国会两次在截止日前数小时才通过临时拨款法案,多次濒临停摆危机。